吃板栗,是我小時候養成的習慣。老家後山有很多野生的板栗樹,每到秋天,奶奶就背著筐,一手牽著我一手拿竹竿,上山去打板栗,一上午就能收穫一大筐。
板栗富含澱粉,生吃脆甜,但我更喜歡吃煮熟的板栗,粉粉糯糯的。雖然板栗很好吃,但板栗殼太難剝了。板栗殼十分堅硬,就算用刀劃開了口子,還得用指甲扣,扣一兩個還行,多了指甲生疼。如果用刀把板栗拍爛,雖然殼很好剝,但板栗也爛了。
有沒有輕鬆剝出完整板栗仁的方法呢?當然有。但剝殼之前,我們應該挑選一些優質的板栗。
也許您會覺得,板栗不都長得差不多,還能怎麼挑?並不是這麼回事,仔細觀察會發現,其實板栗還是有區別的,栗農說通過2點來判斷新鮮不新鮮。
【挑選新鮮板栗】
1、外觀
新鮮的板栗是棕紅色,表面光滑有光澤,絨毛也比較多。而如果板栗放了很長時間,顏色就會越來越暗,而且失去了光澤,絨毛也脫落了。要是板栗殼發黑,說明已經壞掉了,有蟲蛀或霉爛,不能吃了。
2、氣味
新鮮的板栗有一股淡淡的甜味。板栗的澱粉含量很高,如果保存時間過長,滋生了細菌,就會把澱粉轉化為乙醇,也就是酒精,所以不新鮮的板栗通常有有一股酒精味。
給大家分享一個快速給板栗去殼的方法,一秒剝一粒,簡單方便,一起來看看吧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