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家對面有一家肉食店,里面大部分賣的是鹵好的肉食,不過平時也會準備一些小菜或者涼菜,雖然價格貴了點,但是它家的味道特別棒,環境衛生也挺不錯的,所以許多朋友寧愿多花點錢,多走點路,也愿意來它家買。
我家在對面,我和老媽又特別愛吃鹵的豬頭肉、豬蹄、豬肝等等,所以我們家也沒少去買,久而久之,和里面的鹵肉師傅都混熟了。
這些經過鹵水鹵煮的肉,吃起來特別的香,雖然好吃,但就是價格太貴了,以前豬肉便宜的時候,鹵豬頭肉還20多塊錢一斤呢,現在豬肉漲價了,鹵豬頭肉也漲價了,30多塊錢一斤呢。一件豬頭肉根本沒有多少,吃起來確實有點不劃算,所以不少愛研究美食的朋友,干脆買新鮮的豬肉,自己在家做鹵肉了,雖然過程麻煩點,但是成本低啊,能省下不少的錢呢。
不過最近好多朋友都和我說,鹵肉是做出來了,賣相也還行,就是吃的時候,沒有外面買回來的好吃,聞起來也沒有那麼香。明明過程都對,為什麼味道變差了呢?其實我們自己做的鹵肉不好吃,并不一定是過程出了問題,可能是因為放香料的問題,畢竟鹵煮,不僅離不開肉,想要好吃,香料才是關鍵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