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在農村,豬肉是很香的,只要哪一家煮肉,隔幾個院子都聞得到,饞得直流口水。現在天天都有肉吃了,反而覺得豬肉不香了,除了豬肉「變味」了,還有一點就是烹飪方法不對。
在過去,農村人做豬肉,吃的就是肉味,所以基本上不放什麼香料,但大多數人都會加一些增香、增鮮的調料,導致吃起來「沒肉味」,一點也不好吃。就比如做蒜泥白肉、清燉排骨這類菜,調料越少越好。
豬肉的腥味比較淡,其實無需用香料來去腥,只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,做好后肉香四溢,鮮嫩又入味。
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如何來做煮豬肉、排骨,喜歡吃的朋友建議要學一學。
煮豬肉、排骨,學會「1泡3放1不放」的技巧,香濃無腥味,特鮮嫩。
1泡——豬肉、排骨用淡鹽水浸泡
豬肉、排骨的腥味,主要來源于里面的血水,很多人都是直接焯水,這是錯誤的,并不能徹底去腥。
應該把豬肉洗干凈,放在清水中,加入一勺食鹽,攪拌均勻后浸泡1小時,把血水泡出來,這樣腥味就小了很多。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,難怪豬肉不好吃。
3放——蔥、姜、料酒
浸泡好的豬肉或排骨、直接冷水下鍋,加入蔥段、姜片、料酒這3樣,其它的都不要加,開大火煮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