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我國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,老齡化問題越發嚴重,與養老相關的政策、問題有了更大的熱度,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,畢竟誰也不愿意等上了年紀后活得一團糟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不少人都開始勸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提前做好規劃,可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過好老年生活呢?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標準一樣嗎?
接下來,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問題。
01 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老人,兩極分化嚴重
這里的兩極分化主要包括兩個層面,一是退休后的待遇,二是退休后的生活開銷。
首先是退休后的待遇。
企業職工和事業單位職工雖然都是繳納職工養老保險,但退休后的待遇截然不同。
根據公開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是3100元,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并未公布,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數據來推算出差距。
2022年,全國退休人員(包括企業和事業單位)平均養老金是3400元,而全國退休人口總數上,其中一個多億是企業退休人員,三千多萬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。
人數差距這麼大,卻可以將平均養老金提高300元,足以見得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平均養老金遠高于企業單位。
其次是退休后的生活開銷。
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高,也就代表這部分人在生活開銷上,刨除衣食住行這些必要開銷外,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提高生活品質,比如外出旅游、發展個人愛好等等。
02城鄉居民養老和城鎮職工養老,同樣兩極分化分化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