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片破舊的廢墟旁,曾經有一只小狗靜靜地等待了半年之久。它的耳朵旁邊長著兩個碩大的肉瘤,比雞蛋還大,讓人心生憐憫。它的名字叫坨坨,一年前,它還是個孤獨流浪的毛孩子,失去了家園和主人,生活艱難而孤獨。
在那時,坨坨的毛發因為長久未打理,泥濘和雜草糾纏在一起,結成了球。它的眼睛因為疾病和灰塵的侵擾,幾乎完全看不見。盡管如此,每當有人走近它,它依舊會溫順地走過來,仿佛期待著一點點關愛和溫暖。有時,它的眼淚順著毛發流淌下來,混雜著泥漬,讓人不禁心疼。
坨坨的等待并沒有停止。即便原主人的家早已不復存在,廢墟取代了曾經的住所,它依然固執地守在那個路口,像是在等待一個永遠不會歸來的身影。日復一日,它始終駐足在原地,無論寒冷的冬日還是炎熱的夏天,它都在那里。冬天,它靠著曬太陽取暖,太陽照到哪里,它就蹲到哪里;夏天,它則靠撿食果腹,過著勉強維持生命的日子。
坨坨的故事,在那片廢墟里無人知曉,直到一個普通的日子里,一個平凡的路人走進了它的世界。那是一個巧合,也是命運的安排。那天我莫名其妙地選擇了一條不常走的路,這條路恰好經過了那片廢墟。就在這時,我看見了蹲在角落里的坨坨——一只耳朵上長著肉瘤、全身臟兮兮的小狗,眼神卻依舊溫柔、充滿希望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