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全球各國央行紛紛采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,從去年下半年起,以石油、天然氣、鐵礦石等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上漲。這就導致了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國家物價開始大漲。同時,今年歐美國家通脹水平也是居高不下,英國7月份的CPI達到了10.1%,美國6月份CPI達到了9.
1%,都創下40多年來新高。
而受到國際輸入性通脹的影響,以及我國央行頻頻降準降息,國內物價也開始全面抬頭,之前是汽油、化肥、飼料等價格上漲,后來又傳導至蔬菜、水果、肉類、日是用品的價格上漲。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,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國內房價也從最高時平均1.1萬元/平米,跌至今年上半年的9860元/平米,房價下跌了10%以上,
一邊是新一輪全球性通貨膨脹來襲,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明顯增加。而另一邊是房地產市場已經步入調整的趨勢之中。對此,原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曾經表示,留給人們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,要為潮水退卻做好準備。
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表示,房地產是我國金融風險的最大的「灰犀牛」。而我們則認為,今明兩年,大家要提前做好「資產貶值」的準備。
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,通貨膨脹來臨正好能夠進一步推高資產泡沫,怎麼會剌破資產泡沫呢?這主要是在全球性通脹之下,各國央行為了控制國內通脹水平,會紛紛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,這樣一來,就很容易把資產泡沫給擠破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