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上世紀的80年代,家庭存款只要超過4萬元就算有錢人,主要是當時普通居民月收入只有170-200元,高工資收入也就400多元,要把錢存到4萬元是很難辦到的事情,所以按當時的標準,家庭擁有4萬元存款,就直接稱之為「萬元戶」。
而當時擁有4萬元存款的人不是個體戶,就是小老板,他們是屬于第一批敢于下海創業的人。
現在對于有錢人的標準已經有所改變,過去銀行存款達4萬元算是有錢人,現在是月收入達到4萬元,也不敢稱自己是有錢人,因為收入再高,也要看可支配收入,很多人收入不低,但是每月要還房貸、車貸,這樣算下來,真正可以用于家庭開支的卻很少了。還有,有錢人也并不是看可支配收入多少來決定,而主要是看「可投資資金」,即你每個月能剩下多少可用于投資的資金。
當然,不同地方的物價不同,看待有錢人的標準也不盡相同。大城市里對有錢人的標準訂得高一些,而農村鄉鎮消費水平不高,對于有錢人的標準可能更低一些。
不過,專家告訴我們,只要達到這四個標準的家庭,就算是有錢人了。那麼,究竟需要達到什麼標準的家庭,才能稱之為有錢人呢?
第一等,有錢人的最基本要求必須是沒有債務。很多人名下有好幾套房產,但卻沒有什麼銀行存款,而且這幾套房產的貸款還沒有還清,這類人看上去很有錢,但真出了什麼突發事件,連幾萬塊錢都拿不出來。還有的人收入雖然不低,但真正還了房貸、車貸之后,也所剩無幾了,這樣的人不能算有錢人。所以,沒有房貸、車貸,沒有任何債務,房子都是自己的,每個月的收入都是可供自己支配的,這是有錢人最基本的標準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