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地域廣闊,各地好酒眾多,久而久之,還形成了獨特的酒桌文化。
再加上現在交通便利,人們來往密切,天南海北的酒友坐到一塊,總有對各自酒桌文化、禮數不了解的時候。
就拿筆者一位朋友來說,前段時間跟幾位外地老闆喝酒,倒酒時還沒倒滿,對面就用手指敲了幾下桌子。
他一時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,是不喝了,還是請倒滿?遲疑之下竟還把酒給倒灑了,著實感到丟臉。今天咱們就來說說,這酒桌上敲桌子,有何用意?建議搞懂不鬧笑話。
1:敲桌子,既是茶禮,也是酒禮
很多人都說,自己在酒桌上沒有見過敲桌子的,但如果把場景移植到茶桌,是不是就似曾相識了呢?
在南方很多茶桌上,經常看到倒茶時有敲桌子的現象,其實這是一種致謝的方式。起源于當年乾隆微服出巡時,給大臣們倒茶,為了謝恩并不暴露出身份,大臣們就用五指敲桌子,表達叩拜的樣子。
後來這一方式在茶桌廣為沿用,時至今日,還被某些酒友照搬到了酒局上。
其實它的施禮方式有三種。
平輩間雙指敲3下桌子;長輩對晚輩,單指敲一下;晚輩對長輩要求最高,五指并攏握拳,敲3下。
2:酒桌還有哪些禮節?
其實除了敲桌子,個別地方對于倒酒的要求也很高。
首先,倒酒次序上,要按來賓輩分,重要程度等,從高往低倒,還有一點,要最后才給自己倒,否則會讓人瞧不起。
而且倒酒時,不能用左手倒,這個在過去被稱為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