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次偶然的整理舊物中,一位女兒意外翻出了父母在民國68年結婚時的結婚證書,紅色的封皮、秀麗工整的字體記錄著一段讓人驚愕的故事。39歲的年齡差距赫然出現在證書上,父親出生于民國12年,而母親則是民國51年所生,這意味著他們在結婚時,母親不過是個17歲的少女,而父親已年近花甲。
這段「年齡相差大的愛情」的出現,不僅讓女兒大為吃驚,也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和討論。有網友表示,這樣的年齡差在當時或許并不罕見,但在現代社會,這樣的結合無疑會引起更多的議論和關注。原來,這位父親是從大陸跟隨老蔣一起打仗來到台灣的老兵,通過親友的介紹與年輕的母親相親結婚。這段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,讓人不禁對那個年代的婚姻觀念和社會風貌產生了深深的好奇。
然而,除了年齡差,這段婚姻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結婚禮金簿上的記錄。女兒在清理父母遺物時,發現了當年的禮金簿,上面用工整的字跡記錄著親友贈送的禮金金額——「貳佰元、參佰元、肆佰元
」等數額。在如今動輒數千元的禮金對比下,這些金額顯得格外「寒酸」。
然而,一些熟悉那個年代的人立刻指出,這些數字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可觀的金額。「那時候的平均月薪才五六千元,能拿出三百塊已經非常大方了!」有網友感慨道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